许平说目前挣的也不多,一个多也就三四千块钱。略微比上班自由些。
老久生意倒还不错,又找了两个工厂包了他们的废品处理,所以没有抱怨,人也精神抖擞,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希望。老久目前除了挣钱,还有两个上心的事,一是给儿子说媳妇,二是要买房子。儿子是在老家县里上的职高,毕业了就来无锡跟老久收废品,人长得不错,头脑也灵活,不过李北进觉得那孩子好像太灵活了,没有老久做事实在。老久女儿是卫校毕业的,来无锡后,在一家大药房当药药剂员,卖药。一说到儿子,老久就两眼放光,对于女儿,他倒不上心,因为他觉得女儿总归是人家的人,过不了多久总归要嫁人的。给女儿介绍婆家的人比给儿子介绍老婆的人更多,因为现在农村男女比例差别太大了,女孩子少男孩子多,很多男孩子看看就大了就找不到对象了。所以,谁家有个女儿,那是很多家求着。可是现在皖北农村人家给儿子说个媳妇那是很不轻松的事。
老久的弟弟叫钱亮,去刚给儿子娶了媳妇,曾经粗略列出了儿子婚事的花费清单,仅清单所列出的花费就已超过30万元。2014年1月2日,农历腊月初二,钱亮儿子结婚的日子。和钱亮儿子一样,村里的新人都赶在春节前扎堆结婚,腊月成了村里的“婚季”。钱亮儿子近年来一直在西安从事室内装修,距去年春节还有两个月时,他就早早赶回老家准备完婚。钱亮跟老久还有朋友们说,希望自己儿子拥有一场风光的婚礼,到时让朋友们都来捧场。不过,办一场风光的婚礼并非易事。建房、彩礼、喜宴……一路走来的各种花销,不仅掏空了钱亮家底,还拉出一条不算太长的“债务单”。老久侄子的新娘在5公里外的一个村子。相亲时,侄子对女朋友的第一印象是“个子不太高,有点瘦,话不多,性格还算开朗”。老久说,他侄子从2012年开始,截止订亲之前,相过亲的女孩不少于10位,“他家庭条件不错,可能他的要求也较高。”他侄子要找有感觉的,相亲见面主要是找‘感觉’。媒人是老久同村一位名叫王秀芝的村民,当地人则将王秀芝们称作“说媒”。在农村,结婚就算成家了,大多不管什么是爱情不爱情,爱情就是不吵不闹,能踏实过日子,老久的侄子算是对爱情有点追求的了。在皖北,结婚的重要性体现在拥有浓郁仪式感的婚礼上。结婚那天早上五点,噼噼啪啪的炮竹响彻整个村庄,也拉开了婚礼的序幕,村里人往往要热闹一整天。这串炮竹叫“上头炮”,是前辈留下来的习俗。至于为何称为“上头炮”,村里已无人能讲清楚。从婚礼前一天开始,周围邻居都会到家里帮忙准备婚礼,也算是来捧场。前一天也会置办酒席招待前来帮忙的邻居,不过,婚礼当天中午最丰盛,那时亲戚、朋友及部分邻居都前来祝贺,一顿饭就置办了40多桌酒席。在皖北,一对新人仅仅领了结婚证并不算真正结婚,只有在亲人、朋友见证下举办了婚礼才算。此外,结婚图的是喜庆热闹,一般都会举办一场隆重的婚礼。仪式感渗透在婚礼的每个环节,讲究排场,从迎亲便可见一斑。婚礼当天,钱亮亲友们临时拼成迎亲队伍,上午10点左右开赴新娘所在的村庄。迎亲车队由12辆轿车组成,除此,还有两辆货车专门运嫁妆。每辆车上都贴着大大的“喜”字,车队每经过一个路口或村庄,都要燃放一挂鞭炮,很是热闹。在当地,有“结婚三天无老少”的说法,无论男女老少、辈分长幼,都可以和新人开玩笑,而新人不能为此生气,拜堂环节,便是“捉弄”两位新人的好机会。当祭拜天地、高堂,夫妻对拜后,在起哄者的怂恿下,又临时增加了几个捉弄新人的项目,其中一个项目是,让两位新人啃咬一个由细线吊起的苹果。后来,新郎的几位朋友还玩起了轮流当新郎的游戏。当仪式结束时,新娘已是“衣衫不整”、满脸尴尬。酒宴散去,就意味着婚礼所有仪式的结束。从建房、相亲,到婚礼完满结束,支撑其整个流程的除了亲朋的热情,还有钱。在这份清单中,共括见面礼、买礼物、婚房、装修、出游、换季衣服、提亲、彩礼、“三金”、家电、婚纱照、租花车、改口费、请唢呐班等。仅清单所列出的花费就已超过30万元,而这仅是不完全统计。实际花销肯定远比这要多,有些单笔金额较小就没列进来。这份清单基本可以反映出当地结婚的费用“标准”,且每个项目都必不可少,有些人家的花费甚至远比“标准”还高。其中,彩礼数额涨速最快,五六年前一般为6万元,后来变成8万元,现在基本达到10~15万元。不仅如此,一些结婚花费的增加十分随意,从当地流传的顺口溜可见一斑。例如,关于见面礼有“一万一加手机,不交话费不愿意”的说法,“十万八,两家发”说的则是彩礼。还有‘五金’,金戒指、金耳环、金项链、金手镯和金脚链。刚开始都是要‘三金’,后来有人开始要‘五金’。但当地的收入很低,种地收入每人每年不会超过2000块,其它收入一般人家就是外出打工的打工收入了。一处儿子结完婚,那是一个家庭一二十年的积蓄。每年临近春节,许多父母都急着给孩子说媒。有男孩的人家现在是从孩子17、8岁就开始操心了,就怕儿子找不到对象。“抚养女儿是银行,抚养儿子是穷忙。”对于当地流传的这句老话,老久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