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涩。
“我爹那人吧,也不知是因为年纪大了,还是被盛名所累,这些年在实证上是愈发缩手缩脚,遇到一些想不通的关节时,宁愿带一大堆人翻来覆去推演、计算一两年,都不肯轻易多做两回实证,导致许多事迟迟没有明显进展。”
二十年前,孔素廷凭着成功冶炼出白口生铁、名扬天下时,还不足三十岁,真真算是年少得志。
要知道,在此之前七、八百年间,大缙各州——包括京中的少府匠作司——都只能得到延展性好却相对柔软的块炼锻铁。
更为刚硬的白口生铁横空现世,不但彻底影响了举国的兵器锻造,甚至促进了水师战舰换代。而且,在之后这二十年里,白口生铁也逐渐被用于锻造一些日常生活所需器物、农具等。
就是这样了不起的成就,将年纪轻轻的孔素廷推向了一个学术上难以逾越的高峰,使他在金石、冶炼行当获得了不可撼动的尊荣地位。
但也正因为此,孔素廷早早背上了盛名包袱,在之后的这二十年里就愈发谨慎保守,深怕实证失败的次数过多,会砸了自己的招牌名声。
“说出来不怕你笑话,”孔明钰撇开头,眼角有点点水光,“我打小在他跟前听教,又时常出入自家工坊,免不了就会生出许多异想天开的假设。我并不认为实证出了差错是丢人的事,古往今来许多学问不就是从稀奇古怪的假设开始,再反复尝试、反复失败中得出正确结果的么?可他不这么想,总是斥责我莽撞轻率,胡作非为。”
父女俩在对待实证上的观念严重相左,固执的孔素廷索性彻底禁止孔明钰再出入工坊。
而孔明钰对待金石冶炼这门学问始终保有满腔赤忱的热爱,一门心思就想往更深处钻研。
她时常趁夜偷偷出入孔家工坊,一遍又一遍孤独地验证着自己层出不穷的异想天开,一遍又一遍独自品尝着失败的沮丧。
如此窘迫艰难的处境本就已经很惨,有时被家人逮到她违背父亲禁令出入工坊的证据后,她还要面对父亲的责难与惩戒,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。
“去年我无意间捣鼓出了铜芯铁之后,本以为他会对我有所改观,”孔明钰强颜欢笑地耸了耸肩,仰面望着光秃秃的树梢,不愿让眼角的泪落下,“哪知他依然瞧不上我,说我不过是侥幸。”
非但如此,她还因违反禁令出入工坊,被关在家中半年不能出门,到这个月初才解禁。
被禁足的半年里,孔明钰愤懑郁郁,只能时常招惹一下家中年幼的弟弟孔明森。与小孩子嘻嘻哈哈追逐打闹,于她来说勉强也算个纾解,不然真得憋屈疯了。
“那不是侥幸,真的不是。我十六岁那年,州府匠作司中郎专程从临川过来拜访我父亲,谈起现行的铜质火炮造价太高,对铜矿耗损也极大,造出来的炸膛风险也大,是以各州都只一门铜炮放在城门楼上做摆设;那时我就琢磨着,若能将铁掺入铜中合冶,就算不能立刻解决炸膛的问题,至少可以降低单只用铜铸炮的成本。”
孔明钰抬手捂住眼睛,哽咽道:“整整三年,我每日不停推演、计算,夜里偷偷摸黑进工坊独自尝试实证。”
许多个夜晚,她在自家工坊内独自烧着冶炼炉,试铜水、铁水合冶比例;独自看着实证失败的废铁水嚎啕大哭;独自躲在自己的书房内重新演算,再打起精神孤独而勇敢地走向下一次未知的失败。
就是这样叫人沮丧到近乎绝望的循环,整整过了三年,她才得出了“铜芯铁”。
“真的,根本就不是侥幸。”
泪水从她捂在眼上的指缝中争先恐后地涌出,太多从前无人可诉的委屈与心酸,终于有了出口。
****
对冶炼、匠作之事,叶凤歌是个外行人。可她看过傅凛在小工坊内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尝试,也看过他尝试失败后沮丧地垂着脑袋的模样。
与孔明钰的处境相比,傅凛似乎还算好一些。
至少他有权随时出入小工坊,毫无阻碍地去验证自己的想法;至少他在做任何尝试时,小工坊内的匠人都是他得力的帮手,大多事都不需他亲力亲为;至少他在尝试失败后,可以到叶凤歌面前垂着脑袋寻求安慰,不会担心被斥责。
叶凤歌看着孔明钰失控的脆弱模样,心中不忍,又不知该如何安慰,只好将自己随身带的巾子抽出来递给她。
孔明钰低声道谢,接过她递来的巾子,赧然地略侧了侧身。
“那个,孔姑娘,”叶凤歌清了清嗓子,笑着拍拍她的肩,“我有个唐突的疑问。”
孔明钰胡乱抹去面上的泪,回眸看向她,有些不好意思地抿了抿唇:“请讲。”
还带着哭腔的嗓音喑哑逼仄,叫人心疼。
叶凤歌想了想,轻声道:“方才你说,从十六岁起开始琢磨铜芯铁的事,然后……三年?”
“嗯,怎么了?”孔明钰眼中泛红,疑惑地看着她。
“那冒昧地请问,你今年芳龄几何?”
“再两个月,开春后就